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00164号的答复意见

来源: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表时间:2020-09-29 15:42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代表建议

第20200164号的答复意见

赵新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壮大“隐形冠军”队伍,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00164号)收悉。培育壮大“隐形冠军”企业是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您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到位,问题分析中肯,所提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借鉴和采纳。经我局会有关单位研究,现将我市培育壮大“隐形冠军”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设想介绍如下: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隐形冠军”,走出“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佛山制造”新竞争优势,提升我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我市在南海区培育制造业“隐形冠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引导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重点在“2+2+4”产业集群领域开展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提升,支持中小企业进军利基市场,实施利基战略,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争当隐形冠军,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一、全面部署培育制造业“隐形冠军”和推动高企规模化工作

  (一)强化政策导向

  1. 完善全市“隐形冠军”孵化体系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佛山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出台《佛山市培育提升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隐形冠军认定工作方案》,规范佛山市“隐形冠军”认定方式,范围,标准以及认定程序,建立市区联动“隐形冠军”企业滚动培育库,建立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全市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发展一批“隐形冠军”潜力企业,逐级培养、梯次提升。以企业自荐、商协会推荐、政府部门推荐等形式,分行业系统开展隐形冠军遴选,通过全城寻访、实地调研、媒体传播、第三方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确定全市“隐形冠军”名单。探索建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隐形冠军(潜在冠军)企业矩阵,逐步建立佛山市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梯度培育管理体系,通过系统遴选择优入库,为“隐形冠军”企业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2. 大力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为“隐形冠军”孵化提供温床

  我市在全国首创开展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力争打造一大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出台了《佛山市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工作方案》《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培育措施、奖励办法配套文件。建立了优势企业档案,掌握重点培育扶持的对象,建立为优势企业服务的优先通道,倾注行政资源,通过夯实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标准话语权、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多举措,帮助细分行业优势企业突破技术瓶颈,鼓励其将产品质量做至极致,引领我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累计认定三批共498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3. 完善“隐形冠军”扶持政策体系

  一是落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1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项目入库储备工作的通知》(粤工信装备函〔2020〕463号),以事后奖补方式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按照项目已形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0%的标准予以分期奖补;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与使用,实现销售后对研制企业进行奖励,属于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原则上按单台(套)售价的30%给予奖励,成套装备奖励最高不超过700万元/套,单台设备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台,总成或核心部件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台,属于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原则上按单台(套)售价的30%给予奖励,成套装备奖励最高不超过900万元/套,单台设备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台,总成或核心部件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台;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奖励资金额度不超过项目已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

  二是为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2020年佛山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首台(套)装备应用项目,按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售价的10%进行奖励,每个项目奖补上限为100万元;装备制造业产业化提升项目,按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定比例奖励,每个项目奖补上限为100万元。

  三是在落实好原有促进企业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普惠性奖补政策。对在库规上企业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5%进行奖补,单个企业当年最高补助1亿元;对非在库法人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3%进行奖补,单个企业当年最高补助6000万元。

  四是借助《佛山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扶持办法》、《佛山市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佛山市商标品牌战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佛山市商标品牌战略资金扶持办法》、《佛山市商标国际注册资助办法》等政策的促进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参与标准化活动,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予以资金扶持。

  4.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区域人才竞争新优势

  在市级层面,佛山从2018年来出台了《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佛山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系列纲领性文件,市人社局随之配套出台了《佛山市新引进博士博士后、进站博士后和新建博士后载体扶持工作实施细则》《佛山市新引进领军人才安家补贴工作实施细则》《佛山市人才举荐工作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5份,积极借鉴了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尤其重点关注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与佛山发展水平邻近、在相关领域走在前列的先进城市,并认真分析了佛山人才引进工作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各行业各群体划分精细,突出重点,发挥导向作用。因此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从内容上看,既有人才发展的宏观意见,又有具体实施的细化措施,做到可指导、易操作;从投入上看,从2018年开始,佛山市每年拿出不少于30亿元引进人才,充足经费为佛山人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人才团队方面:对新引进的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经费资助。在领军人才方面:面向海内外新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每人最高给予400万元安家补贴。在博士和博士后人才方面:对新引进的博士后,每人最高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10万元生活补贴和30万元科研经费;对新引进的博士,每人最高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和10万元生活补贴;对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在站博士后,每人每年给予18万元生活补贴,配偶待业的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贴。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对新引进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技术人才,每人最高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在中初级人才方面:对新引进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硕士、本科学历人才、高级技师等中初级人才,给予每年最高9000元租房补贴。除了市级的扶持外,各区也给予一系列的扶持。从时间上看,既有长远发展的规划,又有阶段性引进紧缺人才的政策,做到连贯性和针对性相统一;从受众上看,既有针对人才本人的优惠政策,又有对中介机构、引才主体的奖励办法,做到分类引导;从环节上看,人才政策贯穿了引、留、育、用各个方面,体现了系统性。初步形成了规划纲要与基本政策相配套、服务政策与激励政策相协调的人才政策体系。

  (二)强化市场开拓

  1.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2019年底,《国务院关于同意在石家庄等2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9〕137号),我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现已成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领导小组,草拟了跨境电商园区认定办法。目前已研究出台跨境电商的有关扶持办法,将参照市场采购对跨境电商给予扶持。此外,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跨境出口目的国注册自有商标、通过国际认证及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品牌推广的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利用海外仓扩大出口,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自建或租用海外仓开展仓储配送、售后服务业务并已投入正常运营的予以支持。目前现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也为隐形冠军企业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帮助隐形冠军们将专业化的产业和全球化的市场营销、扩大内需相结合,破除销售“天花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打响“佛山制造”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品牌。

  2.多种途径助力企业开辟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

  一是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开拓国际客户,与香港贸发局等对接,鼓励企业开展网上展会、远程洽谈、在线签约、视频会议等线上活动。对企业因疫情被迫放弃参加市级境外重点展会,且无法退回全部或部分已支付展位费的,对企业展位费损失给予部分补偿。近期将尽快认定一批市级重点线上展会,将参照以往对线下展会扶持方式对企业给予支持。二是帮助我市外向型企业转内销搭建平台支持,与拼多多、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推介我市家具、家电、建材等优质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供应链、产品购销和商务对接交流渠道。三是支持企业建立海外营销体系,对经认定的佛山泛家居品牌产品海外展示体验馆项目,对平台方运营推广费用及进驻企业的展位费、特装费、物流费给予支持。

  (三)强化全方位要素保障

  1.着力加快人才平台建设,构筑产才无缝对接新高地

  一是完善海内外引才点布局。在国内,加快重点院校引才步伐,建立高校人才“蓄水池”,市人社局牵头并联合各区组织、人社部门及高新区等单位推进全国“东西南北中”重点院校“人才驿站”建设,重点围绕产学研合作、毕业生就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目前市人社局已成功在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澳门大学、寰球人才交流中心及浙江大学澳大利亚校友会设立人才驿站,东西南北中“人才驿站”格局基本形成,面向全国的多层次人才合作的通道基本建立。同时,市人社局已与全国200家省内外优质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服务、政校企合作、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创新创业等方面,并且我市每年挑选出300家企业作为各院校的实习单位,有效缓解了我市人才难求的被动局面。在海外,我市在留学生和佛山华侨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通过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定期发布政策文件、开展海外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主动联系和服务海外学子,牵线助推华侨华人科技团体与佛山市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开发研究院和人才引进点,目前,市人社局重点加大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国家的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二是加快重点人才载体建设。一方面是加大高校联办力度,积极主动与全国各知名高等院校对接,鼓励和支持各院校在佛山开设分校或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季华实验室等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最后是大力支持美的库卡、碧桂园博智林科创型重点企业在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三是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以列入“隐形冠军”培育库企业为重点,做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持续深化与全国知名高校合作,为企业开展多种类型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全市中小企业参加省、市相关部门开展的重点培训项目,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对“隐形冠军”企业引进培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在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按佛山市有关人才政策再给予资助。

  2.实施加快技术改造和信息化运用工程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专业化服务指导,鼓励中小企业走产业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和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迁建、改建、扩建的技术改造。在“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中加快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或互联网化应用,持续推动“企业上云”。

  3.加强融资对接服务

  加强融资信贷服务支持,建立培育企业与金融机构、政府产业基金、创投机构等方面对接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把隐形冠军企业列入重点支持对象,积极满足金融服务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利率优惠和信用贷款。把隐形冠军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对象,优先给予贴息支持,优先给予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引导支持融资担保机构特别是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实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新型融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租赁等。积极发挥我市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等其他各类投资基金作用,助推企业发展。对成功在“新三板”、国内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科创板挂牌以及利用红筹、VIE等架构在境外交易所首发上市的企业,在现行政策下优先给予资金奖补。

  4.优化外贸进出口行业“隐形冠军”生存环境

  我市近年来,针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行业中占比较高的基本特点,制定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帮助我市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隐形冠军”们营造更为适宜生存发展、稳健成长的政策环境。2016年我市印发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中小微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府办函〔2016〕915号),针对我市外贸出口额5000美元以下的中小微型企业购买短期信用险进行资金扶持。2020年我市继续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在落实省促进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按险种类别再给予配套扶持。对企业购买中信保资信产品和资信服务的费用给予支持。

  面对疫情影响下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为支持小微出口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同时进一步便利小微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流程,联合中信保佛山分公司做好小微企业在在线申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工作,组织各区经科(经促)局进行宣传引导小微企业通过“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申领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并请中国信保佛山营业部做好企业线上服务工作,为我市小微企业线上申领保单、风险预警、出险理赔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强化“隐形冠军”的创新能力

  1.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全速推进实验室建设运营。目前,季华实验室成立5个研究部室,科研人员规模达700多人,引入佛山首位全职院士;科研园区一期工程即将交付、科研设备陆续进场,二期工程已于4月开工;承担1项国家重大专项、6项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自主立项50项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81件,孵化企业6家,设立5亿元成果转化基金。仙湖实验室已召开2次理事会,于5月19日启动基建工作。首批开放基金项目完成评审,共设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8项,立项金额1.785亿元。二是继续深入实施大院大所行动。围绕源头供给、技术提升、人才引进、产业培育等方面,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华南高等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的建设发展,与大院大所合作组建创新载体累计达到9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6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2.加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一是推进高企高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把2019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1073家高企列入上规模重点培育对象,分区域、产业领域及规模进行分类培育;以网络直播、现场宣讲、会议辅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高企专项培训,目前全市已举办56场政策宣讲和申报培训活动。二是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孵化。组织省、市工程中心申报工作。全市新增2家省工程中心、累计建有713家;收到市工程中心申报项目233个;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目前有2315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企业入库评价;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2018年度研发费用达到10万元(含)以上的2624家高企进行补助,后补助经费共20207.27万元。

  3.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一是优化项目形成机制。重点围绕打造我市“2+2+4”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从构建全产业链角度,深入调研、全面梳理我市制造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关键瓶颈和薄弱环节,建立企业出题、产业需求牵引的重大项目形成机制。二是持续推进前沿基础研究。省、市联合组建广东省基础研究基金佛山市联合基金,经评审遴选,首批我市获立项青年基金项目168项、重点项目10项,立项金额2680万元。三是推进我市技术攻关项目。市级财政投入扶持资金1亿元,围绕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共性技术、事业单位社会发展领域关键技术以及粤港澳合作关键技术四个领域扶持一批重大项目,单个项目支持强度最高达到1000万元。2019年,我市共对27个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支持,立项支持经费合计12650万元。

  4.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加强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举措,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认定工作,对技术交易双方、技术交易登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资助。2019年,佛山市认定21家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助总额达196.03万元。2020年3月27日启动佛山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第二批)认定申报工作,计划遴选一批集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资金、人才、服务等创新要素,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融资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机构纳入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按规定给予财政资助。二是改革创新券使用管理。研究起草《佛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方案(2020-2022)》,引导全国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服务,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目前该政策已于5月11日正式印发。三是完善技术合同登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技术交易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19年1月1日-12月19日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52亿元,技术交易额10.75亿元。同时,组织开展技术合同资助,按照2019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交易额,对签订技术合同的买卖双方和技术合同登记进行资助。2020年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45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1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3.2亿元。四是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融合。修订《佛山市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市科技创新业态的基金运作模式,发挥和强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双创基金持续运作,截至2020年上半年,双创基金规模90.7亿元,投资项目107个、投资总额66.39亿元,其中投资佛山地区项目27个、投资金额11亿元;积极对接省科创专板,首批12家佛山企业在广东省科创专板挂牌,开展佛山科创专板培育库建设工作,119家企业申请入库。

  5.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人才创新创业新环境

  一是推进人才服务专业化。为联系服务我市各行业高层次人才,增强人才对佛山的归属感,搭建人才、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我市2018年7月已建立了佛山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专区定期开展针对全市高层次人才联谊、培训、研修等活动,搭建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交流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常态化、有密度的互动活动和“一站式”服务。同时,我市在五区同步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通过确定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措施,构建全市“1+5”高层次人才服务格局。二是推动人才服务数据化。为搭建全国领先的人才卡服务平台,为我市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务实、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贴心服务,我市推出了优粤佛山卡服务。优粤佛山卡不受国籍、户籍、身份和年龄等限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政务+创业+医疗+住房+商旅+联谊”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脉人才需求,将更多更贴合人才需求的服务,经由佛山人才网、移动应用端精准推送给人才,使人才在享受优粤佛山卡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获得感与尊荣感。

  6.积极支持高新技术和产品进口,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对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广东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9年版)中的技术和产品(不含旧品)给予进口贴息支持。对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中进口目录内先进设备类和行业类相关产品给予进口贴息支持。

  (五)加强“隐形冠军”的知识产权保护

  1.加强品牌培育服务

  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企业个体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培育和推动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探索建立商标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指导,引导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重点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的自主品牌,指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争创省以上品牌,特别是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知名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鼓励企业注册国际商标,加速商标品牌“走出去”步伐。对“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收购境外商标品牌,优先给予政策支持。

  2.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2019年佛山市市场监管局重新修订出台《佛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今年新冠疫情暴发,我局在全省率先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急措施,对中小微企业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项目报备开通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和实行线上备案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有效缓解企业发展资金压力,切切实实把专利这一“隐形冠军”的最大无形资产盘活用足。今年上半年我局出台《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培优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培优工程”,提高我市创新主体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运用能力。“隐形冠军”企业作为细分龙头企业,是潜在的入库培优对象,我们鼓励其通过专利许可、转让或技术转移等途径进行专利运营,推动高价值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持专利转让和专利实施许可等交易活动,对进行专利转让和专利实施许可的买方给予一定的资助。

  3.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戒力度,重点打击侵犯涉及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商品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开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的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二是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商业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海关行政保护,依法依规严格保护所有权利人的活法权益,加大对侵权高发领域的产品抽查力度和执法力度,阻断侵权产品的进出口通道。四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库,对侵犯重点保护名录知识产权的案件予以重点督办,为我市重点支柱企业、产业提供知识产权护航服务。五是创新知识产权执法监管方式,探索实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市区分级执法改革,将知识产权矛盾纠纷主要化解在基层。建立健全市区两级知识产权争议行政调解机制,整体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能力,有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六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部门层级之间的执法联动机制、情报信息共享机制、部门间重大案件联合执法机制和跨区域协作执法机制,有效形成执法合力。

  4.强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一是树立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舆论宣传工作,推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及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态、积极进展和典型案例。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执法、法律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开展针对企业高管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训,提升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利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宣讲会及专业科目学习。提高知识产权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助推佛山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下一步计划

  (一)实施全市“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程

  建立市区联动“隐形冠军”企业滚动培育库,建立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评价标准体系,每两年认定及授匾一批“隐形冠军”企业。构建全市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发展一批“隐形冠军”潜力企业,逐级培养、梯次提升。以企业自荐、商协会推荐、政府部门推荐等形式,分行业系统开展隐形冠军遴选,通过全城寻访、实地调研、媒体传播、第三方评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确定全市“隐形冠军”名单。探索建立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隐形冠军(潜在冠军)企业矩阵,逐步建立佛山市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梯度培育管理体系,通过系统遴选择优入库,为“隐形冠军”企业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2020年,计划在全市制造业企业中认定及授匾各类“隐形冠军”企业500家,助力中小企业阶段性提质增效升级。到2022年,在全市制造业企业中认定及授匾各类“隐形冠军”企业1000家。涌现一批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打造具有市场话语权、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隐形冠军集群,成为引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总结推广一批企业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引领和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隐形冠军”发展道路。

  (二)实施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

  一是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研究制定“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广佛创新同城,与广州共建“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切实做好“深圳创新+佛山制造”这篇文章,共建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对接深圳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规划建设顺德港澳城、顺深科技产业园,打造顺港深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二是营造更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多维多阶多态的创新聚力;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通过“靶向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服务,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三)实施加快技术改造和信息化运用工程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专业化服务指导,鼓励中小企业走产业绿色发展道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和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淘汰落后工艺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迁建、改建、扩建的技术改造。在“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中加快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或互联网化应用,持续推动“企业上云”。

  (四)实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工程

  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加强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方法。在“隐形冠军”培育企业中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管理、6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测量体系管理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细分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提升工作,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企业将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实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工程。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9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鲁云鹏,83994252)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版权所有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作及维护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18号经华大厦35楼

电话:0757-83981444 传真:0757-83981379

邮箱:fset@fsiit.foshan.gov.cn 邮编:528000 粤ICP备05029475号

网站标识码4406000061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090号

- -